close

  

IMG_0584

 

第一招:關注幼兒的用眼習慣

不要委託電視當保母,也不要太早就讓幼兒使用電腦或網路遊戲;太早讓幼兒沉迷於電視或電腦的聲光刺激,不僅可能造成近視的提早發生,也會影響小朋友的創造力發展。



第二招:注意幼童視力不良徵兆

例如時常瞇眼、歪頭、皺眉、眨眼睛、揉眼睛、用手扳眼睛、看電視寫字必須要靠很近、容易寫錯字或跌倒等;或是發現眼睛有斜視或眼球有不斷震顫的情形。

幼童為何會發生這些情形呢?原因如下:
瞇眼 — 當遠處目標看不清時,孩子們往往採取瞇眼的辦法來彌補,因為瞇眼時,眼瞼可以遮擋部分瞳孔,減少散射的光線,減少散光的影響,從而暫時提高和改善視力。
眨眼 — 頻繁眨眼,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近視,增加視力清晰度。
揉眼 — 看不清目標時,常用手揉眼睛。
歪頭 — 常發生的是歪頭看電視,可以減少部分散射光線的干擾和影響,有些孩子甚至會養成歪頭的習慣。
皺眉 — 皺起眉頭,企圖使雙眼用力,以此來改善視力。由於這樣會使眼外肌壓迫於眼球,反而使近視眼的發展速度加快。
用手扳眼睛 — 少數孩子在看不清遠處目標時,常用手在外眼角、用力將眼角皮膚向外扯,以達到和歪頭、瞇眼一樣的效果。
斜視 — 部分近視的孩子會合併發生外斜視,一隻眼看前方時,另一隻眼則偏向外面,發現有斜視時也一定要先檢查視力。
看的很近 — 常常表現在看電視時必須一直往前,儘量靠近電視機。看書、寫字時,必須靠得很近。
模糊 — 由於視力不穩定,一些孩子會抱怨教室光線太暗,或說因黑板反光而看不清楚。
出錯 — 遠處目標看不清楚時,見了熟人也不打招呼,考試常會寫錯題,暗處行動時容易被東西絆倒或碰傷。或者會表現在學習成績下降、常須借別人的筆記來抄寫等。



第三招:四歲前接受第一次眼科視力檢查

定期接受眼科視力檢查,是維持良好視力的不二法門。一般小朋友在三歲半到四歲時就可以學會比視力表,因此這時候至眼科檢查視力是最理想的時機。不僅可以檢查近視問題,包括遠視、散光、弱視、斜視等都可以在這時候檢查出來,以儘早矯正,避免幼兒視力發育不良。



第四招: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看近看遠焦距變換

在臨床醫學上已證實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是造成近視的主要原因,因此小朋友在生活習慣上必須注意避免。所以沉迷於電視或電腦遊戲,不管螢幕再大、距離再遠也會發生近視。即使父母特別注意不讓小朋友看電視及使用電腦,但是若日常生活都常是處在小範圍內活動也會導致近視,例如:都是在看書、畫圖、學樂器等,也一樣會使近視發生。因此盡量幫助小朋友看東西的焦距可以遠近變換,比較有益於視力健康,例如平時多去公園走走,假日盡量爬山、看遠方,休閒運動可以打打桌球或是從事戶外運動,包括現在流行的直排輪或騎單車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第五招:課後活動盡量以運動型為主,音樂、才藝型為輔

有許多家長對平時已經有控制小朋友看電視與使用電腦的時間,但是小朋友依然發生近視而感到不解。實際上若仔細詢問小朋友平時的用眼情形,則往往可以發現課後活動都是以學習型為主,包括英文、數學等補習,此外音樂型才藝也很受歡迎,當然需要專注地看樂譜。不然就是自己閱讀或畫圖…這些都屬於近距離的活動,小朋友的視野也就長時間的處於這種中近距離的狀態而受到限制,當然也就容易發生近視。因此,小朋友的課後活動不是不能安排,而是儘可能不要都是靜態活動,應穿插安排動態運動,使視野能望向遠方做調節,這才是避免太早近視的最佳方法。



第六招:飲食避免過分精緻的食物

對於近視的預防與控制,在飲食上可注意從小應避免精緻的澱粉類食物,也就是少吃精緻含糖量高的麵包與蛋糕以及速食類,因為這些食物容易讓血中胰島素升高,根據科學研究,可能造成刺激眼軸增長,使近視容易增加。同樣的,含糖量高的休閒飲料也不宜多飲。應多食用五榖糙米類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有助於控制近視,也避免小朋友過於肥胖。
若有點用散瞳藥劑控制近視的小朋友,也建議多吃深綠色的蔬菜補充葉黃素,保護視網膜的健康。



第七招:課桌椅與採光注意事項

關於小朋友看書與寫功課時的桌椅配置與採光,提供以下的參考原則:
1. 一張理想椅子的高度,坐下來時膝部須略高於臀部,腳不能懸空或踮腳尖,應使學生平坐時兩足底平放地面,膝彎成九十度直角。椅子過高時會造成腳部不能安置於地面,常呈懸垂狀態,因此下腿血管受壓迫,容易發麻,且因身體重心傾向前方,較不易維持正當的姿勢。當椅子過低,下腿運動失去自由,下腹易受壓迫。
2. 椅坐的深度比大腿的長度略短。如過短,大腿重量單靠下腿支撐,易疲倦;過長時,則不易保持良好姿勢。
3. 椅背的高度以到肩胛骨的位置最為適當。
4. 桌子的高度則應讓小朋友坐下來寫字時,手肘能舒適自然的高度為佳。因為過高時,寫字時必須抬肩影響姿勢,且妨礙視力。而課桌過低時,則會造成上身屈曲,而壓迫胸腹部,易促成近視。原則上課桌之高度應使學生直坐時桌面與眼之距離在三十五公分左右。桌面要高於腰部,且大腿與桌面之間留有空隙。
5. 使用可調整型的書桌可依學童身高變化來調整較佳。
6. 光源要恰當,最舒適的光度為60瓦燈泡或20瓦以上之日光燈或電子式燈泡,從左後方照射。
7. 不在直射的日光下或光線黯淡的地方看書。
8. 夜間閱讀時,除了桌面的燈光打開之外,房間的電燈也應打開。



第八招:假性近視早治療

假性近視演變成真性近視的過程,其實是需要一段時間,此時用電腦驗光機可測量到一些近視度數,同時視力會開始下降,初期視力還能維持1.0,一陣子就變成0.9、0.8一路下滑到0.4、0.3,此時小朋友因為看不清楚,會表現出瞇眼或歪頭的姿勢,此時治療的效果最好。若等到視力已經小於0.1以下,則恢復正常的機會就變的較低了。

以新聞報導的簡小弟來說明:95年9月份右眼近視275度,視力為0.4,經我治療一個月以後,右眼近視減少為75度,視力恢復至0.8,再經過一個月,右眼近視仍然保持75度,視力增加至0.9;又經過一個月,右眼近視成為25度,視力恢復至1.0。

同樣的例子相當多:
沈小妹病例號147XXX9:11歲,右眼近視150度,左眼近視175度,經過3到4個月的治療,雙眼均為0度,視力當然是1.0。
林小妹病例號148XXX1:10歲,左右眼均為200度,視力約0.4,三個月後雙眼均為50度,視力亦恢復成1.0。
王小妹病例號148XXX2:7歲,右眼近視150度,左眼近視125度,經過治療,右眼近視減為25度,左眼近視消失成為0度,當然也可以看到1.0與1.2。
周小妹病例號149XXX7:9歲,右眼近視250度,左眼近視100度,治療後恢復成右眼近視50度,左眼25度。
陳小妹病例號93XXX0:8歲,右眼近視75度,視力僅0.3;治療一個月後,近視度數消失成為0度,視力恢復成1.0。

即使年紀比較大、度數比較多也是有機會恢復較佳視力:
賴小妹病例號11XXX9:15歲,左右眼各300度近視,視力僅0.1,治療一個暑假後,左右眼恢復視力成0.6,度數為近視125度,不必戴眼鏡。

以上的例子僅是這幾天看診時隨手記下來的一些病患資料。寫出來並不是表示我有多神,事實上只要拖的時間太久,已造成真的近視(軸性近視)我也只能控制它不再增加,無法完全恢復。只是希望家長與小朋友不要放棄治療,其實越早治療越有機會治癒的。有時度數進步不多,是藥水的放鬆效果不夠,必須及早調整;或點藥方式不夠正確以致於吸收不佳,只要改善以上狀況都還有進步的空間。



第九招:治療近視的新觀念

視力的保健必須從小做起。但是如果已經近視,則延緩近視進行的速度則是努力的目標,以避免因近視增加的速度過快造成高度近視。
治療近視並沒有捷徑,目前醫學界認為比較有效的方法包括兩大類:因為過去20~30年臨床研究的經驗,在東方盛行率高的國家如台灣、香港、新加坡,近視治療的主流方式是以點長效型藥水為主;而在西方歐美國家,因為普遍近視發生的年齡較大,度數不深,不容易高度近視,而且戶外活動多,較不能適應點藥水瞳孔放大造成畏光的問題,因此並不以點散瞳劑為治療的方法;再來因為材料科學的進步,近十年多來逐漸發展出以特殊設計適合晚上配戴的近視控制鏡片為主的治療方法,若您有親戚在國外就學可能就知道這樣的近視治療方式。

其實這兩種方式都各有其優缺點,點用長效型藥水的目的是藉由眼藥水的作用放鬆眼球內部調節的肌肉,抑制眼軸的增長,其療效在多年的臨床研究中獲得證實。但是治療的過程是相當辛苦的,必須每天點用且在小朋友的發育期間一直使用下去,同時必須確認藥物的效果有確實發揮,方能達到抑制度數增加的療效。點藥水時瞳孔會放大,因而小朋友在戶外容易會畏光,所以必須特別注意防曬以避免陽光可能造成的傷害。
使用夜戴型的近視控制鏡片,其原理是利用特殊設計的鏡片在夜晚時按摩眼角膜,有些類似牙套的作用,達到暫時性改變角膜屈光度的功效,使得近視眼焦距重新調整而讓近視度數增加減緩,並且對於中低度數的小朋友,在白天可以改善視力而不必戴眼鏡,也免除了點藥水瞳孔放大造成戶外活動怕光的困擾,因此在歐美相當風行。但是因為這仍是屬於隱形眼鏡的配戴,必須請專業眼科醫師驗配,並且嚴格注意鏡片清潔與定期回診檢查,否則會有些許感染的風險,因此一般並不建議年齡太小的小朋友使用。

梁醫師根據臨床經驗針對小朋友近視控制的建議:
第一步仍先建議點藥水治療,若能將近視度數控制穩定,待年齡較大,治療的選擇性就多。若不想點用藥水,則可以試戴夜戴型之近視控制鏡片,若能適應並且鏡片清潔上沒有問題,則可以擺脫不斷點藥水與戴眼鏡的困擾,控制近視度數以免快速增加,是一項嶄新的有效選擇。



第十招:近視控制的整合計畫

許多人為了小朋友的近視問題傷透腦筋,帶小朋友看醫師也經常只是拿一瓶藥水回去點,效果不是很理想。到最後配了眼鏡之後也就懶的管了,不再看醫師,反正也沒什麼效果。過了一年半載,雖然戴了眼鏡但視力卻仍然加深,再次檢查才發現小朋友近視又多了一兩百度,此時才驚覺事態嚴重,只好勉強又再度點藥水,同樣的循環便一再發生。
梁智凱醫師因為對學童近視的控制深感興趣,因此梁醫師除了在西醫的近視臨床上進行多項臨床研究,更至中國醫藥大學攻讀中西醫結合醫學碩士,研究中西醫結合控制近視的方法,梁醫師也多方了解各種另類療法,包括親自去學習氣功治療,看診有空的時段便至桃園地區中小學演講視力保健,定期召開記者會呼籲重視學童近視問題。

至今召開過的記者會有幾項重點:
1. 當今兒童近視很早就開始發生,因此學齡前兒童用眼的狀況值得大家注意,例如是否太早接觸電視、電玩、靜態活動的長期刺激,或是太早培養大量閱讀、寫字的習慣,而忽略了幼童時期應多從事運動等動態活動。
2. 假性近視是可以治療的,但是使用的藥物與點藥的方法必須使用正確才有效果。
3. 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較有療效,論文已刊登在2008年美國醫療輔助療法的期刊上。

控制近視其實不只點用藥水一種方法,正確使用散瞳劑雖然有效,卻也不表示就是最好的方式,因為散瞳劑必須長期點用,長期瞳孔放大會造成較多的陽光紫外線進入眼睛,雖然醫學上尚未發現長期點用散瞳劑與外傳造成青光眼或白內障之間的關聯性,但是對於室外陽光較強的時候,對眼睛的保護都不能輕忽,也因此梁醫師目前的研究重點主要著重在降低使用散瞳劑的劑量,重點包括:
1. 提早預防近視、治療假性近視、延緩真正近視的發生,可以減少近視後必須長期點用散瞳劑的時間。
2. 中西醫結合治療近視,增加藥物效果,可降低使用散瞳劑之劑量。

此外,近視的控制到一定的程度,若已經是真近視,眼軸已拉長,平時在教室常瞇瞇眼,也必須考慮配眼鏡以減輕瞇眼的壓力。眼鏡的選擇上,最好能使用雙焦點或是多焦點的近視控制鏡片,以減輕學童近距離的用眼壓力,或是配合戶外變色鏡片,幫助保護視網膜。

若學童在年齡小的時候就有注意護眼與定期的檢查與治療,在年齡較大時控制近視的選擇就較多,因為變成高度近視或是超高度近視的機會若是不高,其實對眼睛未來的健康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並不一定必須長期點用散瞳藥水。例如較大年齡層若不點藥,可以考慮配戴雙焦或是多焦點的眼鏡,減輕近距離的用眼壓力;
若是不想配戴眼鏡,由歐美引進的角膜塑型鏡片,已通過衛生署的認證,只要晚上睡覺時戴著,白天的視力就可以恢復清晰,不需要戴眼鏡,且目前最新的研究證實也有控制度數增加的效果,只要清潔保養上注意得宜,是非常安全的近視控制方式。小朋友不必戴眼鏡,也不會怕光,對於戶外活動也較不排斥,減少陽光與紫外線侵入眼睛的量,因此梁醫師建議年齡較大、已經點用散瞳劑多年且效果始終不好也非常怕光、或是不願戴眼鏡的學童可以試試角膜塑型的方式控制近視。

近視的控制與治療必須有耐心與恆心的與醫師配合,只要學童持之以恆的接受治療,變成高度近視的機會就能大為減少,這也是父母在照顧兒童視力健康上應擔負的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yeP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